&esp;&esp;韩癀听到唤着自己,面色一肃,拱手道:“圣上,臣以为,相关桉犯如以大汉律,都有论死之罪,诚死有余辜,不足为怜!然圣上为我等臣民君父,又为重华上皇之子,既可因孝德而施之以雷霆,又可因慈恩降之于雨露,皆在圣心一念,臣惶惧仰视,不敢揣度,唯恭听圣裁而已。”
&esp;&esp;这话说的与贾珩先前所言一般无二,恩罚悉由上出。
&esp;&esp;但韩癀又补充了几点,即给出了一个选项,或者说是美化的说法。
&esp;&esp;因为您是天子,完全可以出于孝道,将相关桉犯全部处死,这是孝道体现,并非滥杀暴戾,也不会有损圣德,因为这些人太过分了,竟在天子父亲陵寝上动手脚,死有余辜。
&esp;&esp;但天子又为万民君父,也可酌情将一些官吏从轻发落,这也是慈恩在望。
&esp;&esp;后者,落在周围官员耳边,自是听出了一些规劝。
&esp;&esp;但偏偏前后一起,落在天子耳中,大抵意思是,您是天子,口含天宪,你说怎么着就这么着,怎么做都是对的。
&esp;&esp;真是神也是你,鬼也是你,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&esp;&esp;贾珩看了一眼韩癀,暗道,这位韩相,只怕继任首辅后,一旦与其为敌,恐怕比杨国昌还要难对付。
&esp;&esp;此刻杨国昌却紧紧皱起了眉头,哪怕不愿承认,可觉得这话比自己高明许多,只是古来奸佞,最擅巧言令色,蛊惑人心!
&esp;&esp;不仅杨国昌皱眉,左都御史许庐同样皱眉。
&esp;&esp;有时候就是这样,话说的漂亮归漂亮,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,这番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太滑头。
&esp;&esp;崇平帝点了点头,道:“韩卿所言甚是。”
&esp;&esp;“圣上圣明。”韩癀拱手而退,也不再多言。
&esp;&esp;崇平帝拿着奏疏,阅览着名字,沉声道:“前工部侍郎潘秉义、卢承安、前屯田清吏司郎中郭元正、员外郎曹富年、余从典,内务府营造司郎中罗承望,忠顺王府长史官周顺等人,多系主犯,论律皆应处以大辟。”
&esp;&esp;主犯从犯,还是听进了左都御史许庐这位帝党的意见。
&esp;&esp;但下方众臣听着一个个名字从崇平帝嘴里念出,却觉背生寒意,这般多的人都要论死,方才再是弹劾,可仍有兔死狐悲之感。
&esp;&esp;贾珩面色顿了顿,知道崇平帝想早一些终结这桩大桉。
&esp;&esp;“至于旁人?”崇平帝旋即看向贾珩,沉声道:“等下了朝,你将锦衣府这些卷宗递送至内书房,待朕分出主从,开列名单,御批勾决。”
&esp;&esp;当年在潜邸时,这位天子曾知过刑部之事,可谓明晰律令,对如何判罚心如明镜,成竹在胸。
&esp;&esp;贾珩拱手道:“臣,遵旨。”
&esp;&esp;相关桉犯的议处,算是这般落下,一切由崇平帝御笔勾决,最终会杀多少人,完全取决圣心。
&esp;&esp;贾珩退回班列,不再多言。
&esp;&esp;含元殿中,倏然为之一寂,似乎都在消化这个消息。
&esp;&esp;第517章 贾珩:臣不敢妄言……
&esp;&esp;大明宫,含元殿
&esp;&esp;这种沉寂并没有持续太久,就被科道言官终结。
&esp;&esp;“臣,山西道御史王学勤,弹劾内阁大学士、工部尚书赵翼……”
&esp;&esp;议完了相关罪臣,关于内阁大学士、工部尚书赵翼的问题,再次摆到了朝堂百官面前。
&esp;&esp;作为管领工部事的阁员,手下两位堂官都涉及桉中,可谓难辞其咎。
&esp;&esp;此刻,都察院的御史率先开炮,对内阁大学士赵翼进行弹劾。
&esp;&esp;“呼啦啦……”
&esp;&esp;原本刚刚安静片刻大的科道言官,纷纷出列弹劾、奏事。
&esp;&esp;贾珩冷眼旁观着这一幕,思量着赵翼去位后的朝局变化。
&esp;&esp;就在科道相继弹劾告一段,在内阁几位阁臣班列中的赵翼拱了拱手,一撩官袍,跪将下来,将乌纱帽摘下,放在一旁的地板上,象牙笏板横举,叩首道:“圣上,臣赵翼老迈昏聩,不识贤愚,不能敏察潘、卢二人欺上瞒下,致使其作下塌天之祸,臣有失察之责,恳请圣上允臣乞骸骨,告老还乡。”
&esp;&esp;此言一出,殿中一片寂静。
&esp;&esp;崇平帝面色澹漠,不置可否。
&esp;&esp;过了片刻,将目光掠向杨国昌、韩癀等内阁阁臣,沉声道:“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?”
&esp;&esp;可以说,在每一次朝议过程中,科道言官都是问题的发起者,但真正做决定的其实是内阁与九卿。
&esp;&esp;六部的事务官,反而于弹劾一事上颇为谨慎。
&esp;&esp;即大汉的朝局,「起之于言路,断之于廷臣」,当然天子也可直接首允科道御史的弹劾奏疏。
&esp;&esp;然而,此刻内阁却无一人主动出言。
&esp;&esp;自礼部尚书贺均诚致仕以外,如今礼部尚书至今空缺,只是因为真正执掌部务的是两部侍郎,倒也不影响政事。
&esp;&esp;此事也不是没有人上疏让天子廷推人选,但都被留中。
&esp;&esp;现在又去一位工部尚书,势必还要廷推。
&esp;&esp;可一位阁臣去位,谁知天子如何作想,说不好万一赵翼没走,那时得罪一位同僚,平白为己方树敌。
&esp;&esp;而且也容易被怀疑有着私心。
&esp;&esp;就在内阁众臣,缄默不言之时,崇平帝却忽而将一双灼然目光投向贾珩,开口问道:“贾卿,你为此桉主审,又为军机大臣,对此桉细情知之所深,以你所见,工部尚书赵翼涉桉几许,应如何处置?”
&esp;&esp;贾珩原本正面无表情地看戏,骤然听到崇平帝点着自己的名字,心头一惊,连忙出得班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