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92章(1 / 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需知如今求上法诸世皆崩,唯有天夏和那道化之世此二世尚在,如今他为上我,现又得照外我,那么不是映我之我,就是天夏之我,而无论哪种外我道念都是与他相同的。两者神气无疑可以合同一气,一如白朢、青朔二人交汇神气一般。

&esp;&esp;故是此刻,他没有做任何反应,任得此气到来,并一下冲入了他自身神气之中,并轰然合于一处!

&esp;&esp;这两股神气彼此合抱,好似天然合契,没有半分隔阂,就像原本分开部分的又重新汇聚,再又融合在了一起,同时又各种道理玄妙一并映现出来。

&esp;&esp;世间大阵之中,张御正身感觉到一股力量灌入身躯之中,霎时身外心光大放,那光芒冲上穹宇,映照满天,举世皆见!

&esp;&esp;而在这一刻,他可以看到,整个道化之世似是凝固了起来,而自己似正与此世远离而去。这是因为在此世之中,他自身道法越是完满,便越是会离世而远,随即他听得一声声悠悠磬钟之响。

&esp;&esp;张御这时一睁目,发现自己正坐于清玄道宫之中,前方鼎炉青烟袅袅,似他从来不曾离开。他沉吟片刻,于心下一唤,唤出了大道之章,而后观去启印之上,并将之推动,刹那间,一股神气自空无中来,落入了他那神寄之所在,并与他神气相合一处。

&esp;&esp;此正是白朢和青朔之神气,此神气无论多寡,只在于有还有未有。随得此气被他完全收纳进来,一道道不知从何而来,投落到身上。

&esp;&esp;与此同时,一股神异玄妙之感亦从心底下泛起,并有道理在被不断悟出,道法之上缺弊在他被不停斩杀,每去得一缺,便补得一全。

&esp;&esp;随着一声蝉鸣,一只灿烂星蝉从他身上飞出,挥舞有若银河的双翼,围绕着他旋空飞转,而他身下云芝玉台自行浮现起来,随之有渺渺玄音传出,星光云雾涌出大殿,映照入清穹云海。

&esp;&esp;在此声势持续许久之后,他眸中神光徐徐收敛,又将气意一收,顿有片刻,便发声吟道:“修法修心唯修己,道化玄名又一机,斩却诸我见真我,始知人意载天意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第两百零五章 化气神归同

&esp;&esp;张御吟诵之声一落,身上光华气息已是如潮水高涨过后平复下来,旋即开始审视己身。

&esp;&esp;虽然在道化之世内经历数十载,但在天夏也不过是一瞬罢了。

&esp;&esp;不过对于他这样的修道人,早已跳脱世外,世身更乃是入世之映照,早不受人间寿数之所限了。

&esp;&esp;通常情形下,修道人在求全道法之后,便可以寻得一门根本道法,似若玄廷之上几位廷执,又如正清道人,严若菡等人,还有上宸、寰阳等派上层修道人都是如此。

&esp;&esp;这就如承载的根基的枝干都是成熟了,自然也就得以开花结果。根本道法一成,再常修此法,直至越来越是精熟,最后或可借此攀渡到更上层的境界。

&esp;&esp;只是他与这些人是有一些区别的,他们所求的道法,无不是真法,真法的根本道法就该是如此修持的。

&esp;&esp;他觉得现在去求,也能利用过往之积累,合化出一门道法出来,但那却不见得是他的根本。

&esp;&esp;若把以往修炼的道法比作万千水流,那么根本道法就是将万千水流汇聚如一,化为一整道江河,不得此法之人,恰如以分散之水流迎击聚合之江河,那自然是比不过的。

&esp;&esp;可是他觉得,或许是他因为道法求全比他人更进一步的缘故,也可能是他所修的是玄法,尽管自身已然达到此等境地,可那万千之水流还并没有到能够完全汇聚过来的时候。

&esp;&esp;若是提前聚合为一,那一定会错失或者舍弃许多,这反而会降低自身之上限,所以目前这个阶段他还没有必要去那么做。

&esp;&esp;至于会否影响他自身斗战之力,答案却是否定的。

&esp;&esp;这时他拿一个法诀,身上光气一涌,就有一青一白两道光气从身上飘散出来,落于大殿之中,并随之化出两个身影来,正是那白朢和青朔二人。

&esp;&esp;这两人一个含笑微微,手持拂尘,脚踏云荷,顶上藕叶有灵丝淅淅沥沥垂下;一个一身青袍,面色坚毅,持拿一柄玉尺,脚下一叶扁舟,底下更有涌涌清气相承,两人现身之后,都是对他打一个稽首,道:“道友有礼了。”

&esp;&esp;张御点首回礼,道:“两位道友有礼。”

&esp;&esp;他吞夺了二人神气,再加上有“启印”为凭,故他可以将两人之神气从自身神气中分化出来,再是由二人神气塑造世身,并以重化出来,两人身上道法的修为几乎与原来近乎一致,甚或他们的记忆经验还有脾性都是与原来一般。

&esp;&esp;唯一区别,就是二人俱是以他为主,道念也与他一致,因为二人就是从他神气之中分化出来的,也是“我”之一部分,将这二人视作是他也并无不可。

&esp;&esp;这二人神气虽是皆依托于他,可落在世间后,也能自行修持,但修为并不会高过他,也即是说,他之成就决定了这两具化身之成就,所以想要借此二人修行破境向上那是无可能做到的。

&esp;&esp;不过好处却在于,若是与人斗战,他等若有了两个同层次帮手,对上根本道法已然完全取得之人不但不会弱了下风,还能够针锋相对,甚至将之反压回去。

&esp;&esp;而待往后,在他完成自身根本道法之后,这两人是否也可一样求得道法,这就有待验证了。

&esp;&esp;待把己身情形理顺后,他再是起意顾看那方道化之世。

&esp;&esp;自他此世之中退出来后,此世便即凝固,按照上法的路数,因为此世因他而世,在斩杀上我,求全如一后之后,此世也会因此而崩塌,但是他在这其中中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以大道之印落于其中,并此世牵系住了。

&esp;&esp;他思考了一下,若是自己将“启印”也是化融入训天道章之中,那么就可以继续让诸玄修以意识映身的方式穿渡入此世之中,这对玄修是有莫大好处的,也给了玄法一个可以追上真修的机会。

&esp;&esp;念及此处,他也没有迟疑,当即运转道法,将启印化融入训天道章之中,并在其中立造了一个“映空”之印。

&esp;&esp;只不他随着再次推动此世,此世将与天夏自此恒平,再难有那先前般“存念一瞬,历过万载”的好处了。

&esp;&esp;且若投去此地,也不会是正身而去,依旧是映身落照此间,相对于天夏就是多了一个时日流转一般无二的下层。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所有玄修无需他引导,都能去到此世修持。

&esp;&esp;而方才就在他回到天夏的那一刻,所有还沉浸入道化之世中的玄修弟子都是感觉一阵恍惚,旋即自己已然归回天夏。他们先是吃了一惊,随后立刻为此事找寻同道相互交流了起来。

&esp;&esp;还有些人比较着急,比如林禀这些人,他们正带着舟队插入北方烈皇疆域的腹地之内,正在与敌周旋,战事恰是最为紧张激烈的时候,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回到天夏了,无法入到那方天地了,这叫他们如何不急?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